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

中国内需市场发展惊人 四大群体成消费主体

中国的“杭州大厦”被称为“名牌航母”。落户该大厦的路易·威登、古琦等名牌专柜的销售额居世界前列。该百货商店去年的销售额比前一年增长22.6%,达到53.29亿元人民币,成为第一个销售额突破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百货商店。该百货商店有关人士说:“去年10月连接杭州和上海的最高时速达416公里的高铁开通,因此今年也有望取得好的业绩。”去年杭州接待国内外游客6856万人次,比前一年增加27.7%,这些游客在杭州消费1026亿元人民币。这比今年京畿道全部预算13.8万亿韩元还多3万亿韩元。

13亿人口的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发展。去年中国人均GDP(国内生产总值)超过4000美元,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甚至达到12000美元,民间总消费从1978年的175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去年的13.7216万亿元人民币,增长了77倍。

三星经济研究所22日在首尔韩国商工会议所与朝鲜日报社共同举办“2020 CHINA”研讨会,对中国消费和产业领域的变化进行预测,并就韩国企业的应对方案进行了讨论。

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在2008年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,但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16万亿美元,占全世界消费额的25%,成为最大的市场。因为经过全球金融危机,中国政府认识到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战略的局限性,把政策转为加强内需。此外,腰包见鼓的中国人开始增加消费,进一步推动中国内需市场的发展。

三星经济研究所指出,韩国企业要关注中国四大消费群体。分别是比喻老年消费者的“长寿红利”、喜欢购买奢侈品的“月光族”、追求健康商品的“乐活族”和比喻新一代消费者的“八零后”。

三星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Hong Seon-yeong说:“韩国企业不要只看到中国市场规模,就仅凭单一产品进军中国。现在要学会细分消费市场。”



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.chosun.com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